一、结构特点:模块化设计,适应性强
重介浅槽分选机由多个核心模块组成,各部分协同工作,实现*分选:
-
槽体结构
-
采用钢制外壳,底部铺设带孔耐磨衬板,两侧设有刮板链导向轨,既保证设备强度,又减少磨损。
-
槽体两端分别设置入料箱和溢流堰,入料箱底部安装水平流介质管,为分选提供稳定水平介质流。
-
排矸刮板系统
-
由头轮组、尾轮组、链条、刮板及导轨组成,刮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链条间,沿导轨移动,将沉入槽底的矸石连续排出。
-
尾轮组配备液压张紧装置,可调节链条垂度,确保运行稳定。
-
水平流与上升流系统
-
水平流:从入料侧水平进入槽体,推动轻产物(精煤)向溢流堰移动,同时维持槽内液面高度。
-
上升流:从槽底漏斗口进入,使悬浮液保持悬浮状态,分散入料,防止介质沉淀,促进精煤上浮。
-
驱动装置
-
由电机、减速机及三角带组成,通过变频调速控制刮板链运行速度,适应不同物料分选需求,降低能耗。
二、分选原理: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的工业化应用
重介浅槽分选机的核心是利用密度差异实现物料分层,其过程可分为三步:
-
悬浮液制备与分层
-
向槽体内注入由磁铁矿粉与水配制的悬浮液,密度通常在1.3-1.9g/cm³之间,通过水平流和上升流维持密度均匀。
-
原煤进入槽体后,在浮力作用下,密度低于悬浮液的精煤上浮,密度高于悬浮液的矸石下沉。
-
轻产物(精煤)排出
-
上浮的精煤在水平流的推动下,均匀流向溢流堰,随介质流动排出槽体,进入后续脱介环节。
-
重产物(矸石)排出
-
下沉的矸石聚集在槽底,由连续运转的刮板链沿导轨拖出,经矸石溜槽排出,完成分选。
三、技术优势:*、精准、适应性强
-
分选粒度范围宽
-
可处理6-300mm粒级物料,尤其适合粗粒煤分选,减少筛分环节,简化流程。
-
分选精度高
-
可能偏差(E值)低至0.02-0.05,有效分离精煤与矸石,提高产品纯度。
-
对煤质波动适应性强
-
悬浮液密度可实时调节,适应原煤灰分、水分变化,稳定分选效果。
-
结构简单,维护方便
-
模块化设计减少故障点,耐磨材料延长设备寿命,集中润滑系统降低维护成本。
-
处理能力大
-
单机处理量可达500t/h以上,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,减少设备占地面积。
四、应用场景:煤炭分选的核心设备
重介浅槽分选机广泛应用于:
-
选煤厂:作为主选设备,处理原煤中的矸石,提高精煤回收率。
-
动力煤分选:去除煤中杂质,提升发热量,满足电厂需求。
-
洗选加工:与重介质旋流器、浮选机等设备配合,构建*分选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