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安装激振器时,除了遵守安全规则外,还需从设备适配性、安装细节、环境控制及后续维护等多方面综合把控。以下是具体需注意的问题:
一、设备适配性与选型
- 型号匹配
- 根据洗煤厂的实际需求(如处理量、物料特性、振动频率要求)选择合适的激振器型号。例如,处理大块物料时需选择振幅大、功率高的激振器;处理细粒物料时则可选择振幅较小、频率较高的型号。
- 确认激振器的振动方向(水平、垂直或复合振动)与工艺要求一致,避免因方向错误导致筛选或输送效率低下。
- 动力匹配
- 激振器的电机功率需与设备负载匹配,避免“小马拉大车”或“大马拉小车”。功率不足会导致设备无法达到额定振幅,功率过大则浪费能源并可能损坏设备。
- 若采用多台激振器协同工作,需确保它们的振动频率和相位一致,避免因振动干扰导致设备共振或损坏。
二、安装细节与精度控制
- 水平度与对中调整
- 激振器安装时需保证其水平度,使用水平仪检测,误差应控制在±0.1mm/m以内。水平度不足会导致振动偏移,增加设备磨损。
- 激振器与筛板、输送槽等部件的对中需精确,误差应控制在±0.5mm以内。对中不良会导致振动能量传递不均,影响筛选或输送效果。
- 弹簧与减震装置
- 若使用弹簧支撑,需确保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符合设计要求。弹簧过软会导致设备振动幅度过大,过硬则可能无法有效减震。
- 安装减震装置(如橡胶垫、减震器)时,需保证其与设备接触面平整,避免因局部压力过大导致减震效果下降。
- 电气接线与防护
- 电气接线需由专业电工操作,确保接线牢固、绝缘良好。接线错误可能导致设备无法启动、振动异常或电机烧毁。
- 电机需安装防护罩,防止粉尘、水汽进入。防护罩需留有散热孔,避免电机过热。
三、环境控制与防护
- 粉尘与防爆
- 洗煤厂内粉尘浓度较高,需对激振器进行防尘处理(如加装防尘罩、密封轴承)。粉尘进入设备内部会导致磨损加剧、润滑失效。
- 若洗煤厂存在爆炸风险(如甲烷积聚),需选用防爆型激振器,并确保电气系统符合防爆标准。
- 温度与湿度
- 激振器工作环境温度应控制在-20℃至+40℃之间,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设备性能。高温环境下需加强散热,低温环境下需预热设备。
- 湿度较大的环境需对设备进行防锈处理(如涂防锈漆、使用不锈钢材质),防止部件腐蚀。
- 噪音控制
- 激振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,需采取降噪措施(如安装消音器、设置隔音罩)。噪音过大可能影响操作人员健康,需符合国家噪音标准(如≤85dB)。
四、试运行与调试
- 空载试运行
- 安装完成后需进行空载试运行,时间不少于2小时。观察设备振动是否平稳、有无异常噪音或过热现象。
- 空载试运行时需检查振动频率和振幅是否达到设计要求,若不符需调整激振器参数(如电机转速、偏心块角度)。
- 负载试运行
- 空载试运行合格后,进行负载试运行。逐步增加物料量,观察设备处理能力、筛选效果或输送速度是否满足工艺要求。
- 负载试运行时需密切关注设备电流、电压变化,避免因过载导致电机烧毁。
五、维护与保养计划
- 润滑管理
- 激振器的轴承、齿轮等部件需定期润滑。润滑油脂需选用耐高温、抗磨损的型号,并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和量进行添加。
- 润滑前需清洁润滑部位,防止杂质进入。润滑后需检查有无漏油现象。
- 易损件更换
- 定期检查激振器的易损件(如轴承、弹簧、筛网),发现磨损或损坏及时更换。易损件更换需使用原厂配件,避免因配件不匹配导致设备故障。
- 建立易损件库存管理制度,确保关键部件随时可用。
- 数据记录与分析
- 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(如振动频率、振幅、电流、电压),建立设备档案。通过数据分析可提前发现潜在问题,避免突发故障。
- 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维护计划或升级设备。